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红是一世手机版足球网组织师生集中收看了大会盛况,迅速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高凤妮副教授认为,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承继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四运动凝聚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才能逐步变为现实,五四精神的火炬才能始终高扬并薪火相传。五四精神既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精华和时代新潮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张晓川副教授表示,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角度论,要讲清楚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运动内容及运动特征等问题。五四运动前,世界发生诸多重大变化,中国内部亦有自身及相应的多方新改变,由此引发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一系列新发展,构建起此后直至当今中国的清晰的历史逻辑。就学生角度论,应当学习了解、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努力求知、心系国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王萍副教授表示,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应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要求与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融为一体,在政治性、国家情怀、理论思维、宽广视野、严于律己等方面身体力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教师孙坤明认为,爱国主义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民主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体现为流血牺牲、前赴后继,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爱国主义体现为辛勤奋斗,特别是做出创造性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周太山教授表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好青年,必须了解青年,必须经常到青年中去,和青年打成一片。要针对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正确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何海涛表示,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秉承五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肩负民族复兴的责任,使五四精神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师李霞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只要青年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2018级硕士研究生郭美红表示,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伟大时代。
学院副院长李焱副教授表示,如果说五四青年是救国一代,那么当代青年就是强国一代。跨越一个世纪,两代青年同处祖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代为青年标志了新的时代任务,时代新人要勇立潮头、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青春华章。
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航征教授指出,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掌握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院长李仙娥教授强调,学院要认真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三进”工作。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学生需求、时代发展新要求做好讲话相关精神和内容“三进”的教学法研究,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负时代使命,增强奋斗精神,练就过硬本领,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开展专题研究和宣传工作,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角度,着力做好总书记要求的“四个讲清楚”,一是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二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三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四是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学院要鼓励教师联合攻关,争取多出有深度有影响的教学和研究成果。